欢迎您访问天天传媒!
人员查询
站内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圈 > 教育

陕西日报:渭南教师杜锁娃 即使只有一名学生也要坚守

发布日期:(2017/2/20)   点击次数:901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日报》2017年2月17日(记者 雷魏添)题:杜锁娃 即使只有一名学生我也要坚守
秦岭深处,渭南华州区华台山下,清晨,一间教室里传来浑厚的读书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开学第一周,2月间初春的暖阳斜照在华州区高塘镇中心小学华台教学点教室里,讲台上一位年过五旬的男教师正在给台下唯一的学生祝阳阳大声教读,他也是这里唯一的一名教师——杜锁娃。
学到知识,走出深山,一直是华台子村村民们的最大愿望。作为土生土长的华台子人,杜锁娃高中毕业毅然放弃了报考大学的机会。1980年的那个秋天,他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一干就是37年。
      “那会儿交通不便,我一般提前两天动身,走70多里的山路,跨过大大小小40余条河流。第一天赶天黑前落脚镇上,第二天一早先去书店取了书再回学校。条件是艰苦了些,但是想到孩子们,心里开心得很。”言语间,这个已然两鬓斑白的乡村教师露出欣慰的笑容。“1985年刚开春那会,秦岭里积雪很厚,我背书返回时,一脚没踩稳,连人带书滚进山谷,所幸被山腰的树枝挂住,才有惊无险。虽然艰苦,可我从来不后悔。”
两岔口小学是杜锁娃待过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学校辐射两个自然村,南北人家相距近20公里,群山连绵,人烟稀少,河道遍布。近一半的学生上学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遇到雨雪天很多学生都只能留在家中。为此,杜锁娃将学校给他的房间隔成两间,砌了火炕和锅灶,为离家远的孩子提供食宿。“虽然教学之外还得给孩子们做饭,但是每天能看到他们一个不落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心里踏实多了。”杜锁娃说。
      那时山里人穷,经常有学生交不起书费和学费,杜锁娃就给他们交上。对当时的杜锁娃来说,那些钱几乎是他两三年的薪水。一门心思扑在学生身上的杜锁娃与妻子更是聚少离多,妻子最终不堪忍受离家出走。加之民办教师工资待遇低,条件差,同事们也相继调走或者离开。然而这些变故却从未改变杜锁娃的心,他依然坚守三尺讲台。对他来说,孩子们是山里的未来,只要学生在,未来就有希望。
      2006年,杜锁娃被调回华台子教学点,然而因村里适婚青年越来越少,学生人数逐年递减,到2016年只剩祝阳阳一人。学生虽然少了,可杜锁娃丝毫没有放松,白天教授语文、数学、音乐、写字、拼音、体育等多门课程,晚上住校看书、备课,成了全职老师。
“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也坚守下去,实现我的梦想,也完成孩子们的梦想。”杜锁娃语气坚定。

上一篇:陕西省教育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论证会召开 刘宝平主持 下一篇:先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再约束教师教育行为

点击排行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人才招聘   |  加盟合作
版权所有: 陕西天天方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46号
联系电话:029-82476958 手机:18149439366 QQ:791750830 投稿邮箱:cngmfz@163.com 
域名:www.ttcm66.com  备案号:陕ICP备16011504号-1 技术支持:动力无限
  
扫一扫
点击进入
分享按钮